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《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(2025年)》,我院自主培育的“青杂12号”与“青杂21号”油菜品种成功入选,分别被列为骨干型品种和苗头型品种。此次全国共有29个油菜品种入选,其中“青杂”系列是仅有的2个春油菜品种,充分展现了青海在春油菜育种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入选品种核心优势
青杂12号:该品种连续三年(2022-2024)入选全国油菜主导品种,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实现连片单产261.5公斤/亩,创北方春油菜连片种植高产纪录。其品质好(芥酸含量0.16%、硫甙含量19.05μmol/g),含油量高(48.9%),抗倒伏性强,适宜机械化收获。目前年均推广面积稳定在150万亩,辐射青海、甘肃等7省区,五年累计推广突破700万亩。
青杂21号:该品种作为首批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的标志性成果,集成了生物育种与常规技术优势,实现产量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8%以上(含油量46.39%,芥酸含量0.026%、硫甙含量23.2μmol/g)。其抗倒伏性强,适宜机械化收获,在青海、甘肃、新疆、内蒙等春油菜区示范中,亩产稳定在260公斤以上,是北方春油菜更新换代的战略品种,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高原油菜产业纵深发展
青海省紧抓国家油料产能提升战略机遇,将油菜列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大重点产业,构建了“基础研究-品种创制-产业化推广”的全链条创新体系。目前,已累计育成19个青杂系列品种,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2个,形成了覆盖全国春油菜产区的品种矩阵。
在国际化布局方面,2025年实现重大突破:“青杂”系列通过青海海关自主出口蒙古国,在色楞格等5省1市推广种植30万亩,创境外推广面积新高。国内推广网络持续拓展,青杂9号在长江流域三熟制区累计示范推广15万亩。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及其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已辐射全国85%的春油菜产区,年推广应用面积超过400万亩。
未来,青海省将持续深化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机制,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,完善种业全产业链布局,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种源输出地,巩固“中国春油菜种子供应中心”地位。随着新品种的持续产出和“一带一路”市场的拓展,青海正加速从种质创新策源地向全球春油菜产业高地迈进。